当前位置 > 首页 >详细页面

    杭州名中医馆连建伟专家简介,真诚服务,用心办事

    2024-06-29 04:00:02 2次浏览
    价 格:面议

    连老指出,肝为刚脏,喜柔润之性,因此遣方用药时宜痿叶天士“忌刚用柔”之说,适当配合白芍、当归等柔肝,也可用山萸肉、五味子酸甘化阴、以养阴柔肝,还可选用生地、枸杞以滋水涵木。巰肝时要注审而不伤阴,常用川朴花、绿萼梅、佛手等微辛而不燥烈耗阴之品,避用辛温苦燥之药,或在药中酌加养胃阴之品,如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则无耗伤胃阴之弊。

    祛湿为要,调气温运,分消走泄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了“一病而治各不同”,乃“地势使然也”。连老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发生以及转化的影响,认为江浙为水乡之地,湿盛之地,人在其间,无以避之,脾极易为湿邪所伤。《临证指南医案·湿》云:“湿为重浊之邪,若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脾之健运升清,依赖脾阳的温煦。若脾阳不足,则寒湿内生,壅滞中焦,使气血化生无源。须湿邪得化,脾方能健运。

    统筹攻补,补而勿滞,泻而勿损

    经云:“阳道实,阴道虚。”脾为至阴之脏,其病多虚;胃为阳热之腑,其病多实。脾虚证治以健脾补气、温中散寒之法,常用四君、理中之辈。胃实证治以泻热、通下、降气、消导之法,常用白虎、承气之类。连老强调,脾胃病往往虚实夹杂较多,临证不可一概而论。脾虚或兼有湿浊、湿热之实,胃实或亦有气阴之虚。因此,久病或老年体虚病者,每见寒热虚实夹杂,治当寒温并调,虚实同顾,攻补兼施。

    脾胃虚证,常以甘药补之,然须把握气机之升降,分清气虚气滞之不同。甘味之品易滞气生满、助湿生痰,常配伍陈皮、佛手、木香、苏梗等导滞又甘能生湿,妨碍运化,凡因湿浊、饮邪阻滞中焦引起的呕吐痞满证,当忌用甘药。胃阴虚正忌滋腻壅塞之剂,宜清补、平补,以达胃健纳旺之目的,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扁豆之类,补而不腻。如用熟地等滋腻补药时,常酌加陈皮、砂仁、木香等健脾之品,以防粘膩呆滞脾胃。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被浏览过 168343 次     店铺编号35224437     网店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支持:奇趣录     专属客服:杨宇    

    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