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5年,当时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这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里程碑。然而,X射线在检测重叠组织病变方面存在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科马克提出不同组织对X线透过率差异的理论,为CT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扫描部分
扫描部分是CT设备中直接与患者接触并进行成像的部分,它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构成:
X线管:这是产生X射线的装置。X线管能够发射出穿透人体组织的X射线束,是CT成像的基础。
探测器:探测器的作用是接收穿透人体后的X射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随着技术的发展,探测器的 数量已经从初的单个发展到多达4800个,这大大提高了成像的效率和质量。
扫描架:扫描架是支撑X线管和探测器的机械结构,它允许X线管和探测器围绕患者旋转,以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数据。
CT值(Hounsfield Unit, HU):CT值是衡量物质密度的指标,定义为某物质的线性衰减系数与水的线性衰减系数之差,再除以水的线性衰减系数,然后乘以分度因子。当分度因子取值为1000时,CT值的单位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s,HU)。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线性衰减系数,因此CT值也各不相同。例如,骨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强,因此其CT值较高,而气体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弱,因而其CT值较低。水的CT值定义为0 HU,作为衡量其他物质密度的参照标准。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短波的特殊物理学特性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的一种无创性技术。 [2]1954年首次应用超声诊断心脏病。临床常用的有三种:M型、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正在研究已开始初步用于临床的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各种负荷超声心动图(包括运动和诱发)、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及组织多普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