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支付的一般程序是:(1)进出口双方当事人应在买卖合同中,明确规定采用信用证方式付款。(2)进口人向其所在地银行提出开证申请,填具开证申请书,并缴纳一定的开证押金或提供其它保证,请银行(开证银行)向出口人开出信用证。(3)开证银行按申请书的内容开立以出口人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并通过其在出口人所在地的代理行或往来行(统称通知行)把信用证通知出口人。(4)出口人在发运货物,取得信用证所要求的装运单据后,按信用证规定向其所在地行(可以是通知行、也可以是其它银行)议付货款。(5)议付行议付货款后即在信用证背面注明议付金额。
信用证的实际案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一个实际案例。
假设中国某纺织品出口商与美国某进口商签订了一份纺织品出口合同。合同规定纺织品的具体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等条款,并约定使用信用证作为支付方式。中国出口商按照合同要求生产并准备了纺织品后向美国进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提交了信用证申请。
美国银行在审核申请后向中国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发出了信用证通知。中国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并确认无误后按照要求发货并准备了所有规定的单据。随后将单据提交给了通知行进行审核。通知行在审核单据无误后将单据寄给了美国银行。美国银行在收到单据并确认无误后按照信用证的约定向中国出口商支付了货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确保了买卖双方的权益和交易的稳定性降低了交易风险并促进了交易的顺利进行。
如果申请人在开证行没有帐号,开证行在开立信用证之前很可能要求申请人在其银行存入一笔相当于全部信用证金额的资金。这种担保可以通过抵押或典押实现(例如股票),但银行也有可能通过用于交易的货物作为担保提供融资。开证行首先要对该笔货物的适销性进行调查,如果货物易销,银行凭信用证给客户提供的融资额度比滞销商品要高得多。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开证行在作出付款、承兑或者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后,只要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单据与单据之间在表面上相符,开证行应当履行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付款的义务。当事人以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基础交易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